考场上身体不适流鼻血
还能坚持考试拿下3门AP 5分
上海WLSA 11年级H同学
TA的精神值得zui响亮的掌声和喝彩
WLSA数理大牛竞赛+AP同时“拿下”
H同学 上海WLSA 11年级
竞赛:BPhO R1 金奖、AMC distinction、物理碗honorable mention、JOOC全球铜/中国银
AP:3门5分
AP微积分BC、AP微观经济、AP物理C电磁学
我的AP科目的选择是主要根据我目前的课内课程和未来申请专业所决定的。
比如说我未来希望能够攻读物理专业,所以我主要学习AP物理C、AP微积分BC,同时还选择了AP微观经济作为搭配。
AP备考冲刺交给新橙
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学习时间
因为AP是在每年的5月份开始考试,所以zui晚也要在2月份开始准备,如果科目多的话时间更要提前。
对于我来说,是因为有了10年级考AP物理的经验,所以在今年考试前一年的学期内还是把重心放在课内的任务上,多是在周末学习复习AP。
AP物理C:先刷题再上课
因为先前有过物理学习的基础,所以AP电磁和力学的安排就是自己先刷题。
通过刷题看看涉及各种知识点的题型自己是否能做以及是否熟练,再根据刷题的结果找到上课的重点。
zui后冲刺阶段的时候再巩固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公式等。
?2月
开始通过新橙的AP课程系统性的学习
?3月末-4月
开始刷题
?4月末-大考前
zui后的查漏补缺
以我的AP物理C电磁班举例,大概在2月份的时候就学习完与电相关的内容,之后再学习和磁相关的。
到了3月末和4月份的时候也是刷题,主要是刷历年的AP电磁真题以及practice exam来确保大部分概念都已经掌握熟练。
zui后到了4月末临近考试的时候便是zui后的查漏补缺,看看自己是否有些公式记得不太清晰,或者计算器使用得不够熟练。
新橙AP物理班是比较快节奏的,讲完知识点后,课上主要是以学生刷题为主。
比如给一整套真题,每道题90秒的时间。之后如果学生能得到正确答案则直接到下一题,反之则开始讲解。
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有效,既可以让学生对考试的做题有个预先的体会,同时还能够准确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,并及时加以复习。
AP微观经济:全程跟班
至于微观经济,我之前没有学习基础。所以先由老师带着进行分步的学习,同时各个阶段完成对应的练习。
AP全程班主要是以学习知识点为主,zui后的冲刺阶段再去做完成整套的题目。
Tracy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很详细的AP微观经济内容讲义,涵盖了全部的考试范围,同时还有对应的练习部分。
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对应讲义,进行一章一章的复习,自己对微观经济知识的理解会比较全面和有条理。
我比较擅长AP物理C电磁和AP微积分BC,不太擅长微观经济和化学。所以我在zui后阶段复习的重点就在这两门科目。
在考前的一个月,我就主要复习微观经济的内容,而物理和微积分则主要交给课内的复习和作业。
这样就保证比较生疏的学科能够复习到位。
流鼻血也要完成考试!
AP微积分BC和AP微观经济都很顺利地完成了考试,拿到了2个5分。
这次AP物理C力学失利的原因主要是考试的时候,因为身体的原因导致流鼻血。
选择题有一部分都没有来得及完成,直接影响到了后面大题的发挥。
万幸的是没有影响到当天下午物理C电磁考试,成功拿到第3个5分。
没有到zui后一刻就绝对不放弃????????
平衡物理竞赛与AP
降维学习:先竞赛再AP
BPhO和物理碗的考试时间是去年的11月,所以我先是在暑假开始进行物理竞赛的学习。
不管是从考试时间,还是从涉及的知识点来说,先学习物理竞赛的能够更好帮助自己学好AP物理。
因为竞赛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知识点是和AP考试重合的,而且题目难度更高。
物理竞赛 vs. AP物理
BPhO/物理碗和AP物理C都涉及了电磁和力学的知识。
但是就考试的难易度来说,竞赛的问题要更难,尤其BPhO考试题型全是简答;并且涉及知识点更广,额外涉及天文学,波和光学。
此外,AP物理C的5分容错率也很高。所以竞赛难度更甚。
个人建议
我自己主攻物理方向,所以先安排竞赛的学习(非物理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)。
我认为AP物理预先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。
就拿我自己来说,因为参加了物理碗、BPhO之类的竞赛,让我对AP物理的很多知识都提前有了概念,比如电场、磁场、麦克斯韦方程组这些。
比如高斯定理:提前看有关的科普视频,或者读科普书籍,能很好的帮自己提前理解这些电场线、电场是如何运作的。
这样在正式学习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,就能花较少的时间去理解,让自己掌握得更加快速。
以上就是作为一个物理专业方向的学生给大家的参考建议。
电话:400-963-5018
地址:上海?黄浦区汉口路266号申大厦11楼
交通:地铁2、10号线南京东路站3号口
Copyright ?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
Copyright ?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